恶性青光眼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90患者不知患上青光眼关于青光眼你需
TUhjnbcbe - 2022/7/20 8:55:00

青光眼患者是眼科的一类常见病人,他们走路总是容易撞到旁边的人,或者磕到身边的物体,又或者看东西总是觉得眼睛前面有东西遮挡,打羽毛球频频接不住球等。

还有一些患者检查后发现自己青光眼已悄然进展到晚期,心理上非常难以接受。那么到底什么是青光眼?哪些人容易得青光眼?青光眼如何预防?下面为大家一一答疑解惑。

一、

正确认识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眼病,可能会损害视神经及其视觉通路,最终导致视觉功能损害甚至失明。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是全球导致失明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白内障。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青光眼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年我国青光眼患者达到两千多万,致盲人数达到五百多万,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了百分之三,居世界首位。

青光眼发病隐匿,多数人患病而不自知。临床上一般可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三大类。

其中原发性青光眼是最常见的类型,在我国约占86.7%,它又可分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可无症状,当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视力模糊、头痛、眼胀等症状。

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也可无症状,一旦出现虹膜堵塞房角,房水不能外流,就会出现眼胀、头痛、恶心、视物呈蒙雾状等症状。

因为青光眼患者在疾病初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一项研究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约有70%~90%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有眼病,只有当疾病进展到中晚期,才会出现可以察觉的症状,但此时已发生不可挽回的视觉损害。

二、

高危因素早知晓

原发性青光眼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据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青光眼发病与诸多因素相关。

1.高眼压是青光眼发生的高危因素。研究结果证实眼压每升高1mmHg,青光眼发生的风险将增加12%,未经治疗的高眼压症进展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比例为每年0.5%~2.0%。

2.有青光眼家族史,尤其是一级近亲的患者,发病率增加5~10倍。

3.四十岁或以上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发病机会也上升。

4.精神心理压力较大,情绪剧烈变化且负性情绪频繁发生的性格心理因素,可能诱发青光眼。

5.除此以外,种族、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高度近视、高度远视、眼部手术史、外伤等,以及任何引起视神经供血不足的情况,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都可能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因此,一旦有上述危险因素,应高度重视,定期检查,及早干预,如调畅情志、调理饮食、加强运动等。

三、

日常调护不可少

1.规律用药、定期随诊

一旦确诊青光眼就应该积极治疗,规律用药。

由于青光眼患者是致盲的高危人群,且多数青光眼患者的病程缓慢进展可长达终生,故需要终生定期随访。

一些患者认为自己近期眼压稳定,视野缺损暂无进展,就放松警惕,疏于用药,结果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丧失了有用的视功能;也有部分患者虽然按时用药,眼压稳定,但是神经损害依旧在悄悄进展,而这些都只有定期随诊复查才可以发现。

总之,青光眼是终生性的慢性眼病,要避免盲目,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定期随诊尤为重要。

对于青光眼患者而言,除规范治疗、规律用药、定期随访外,日常自我行为习惯管理、饮食宜忌等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生活习惯要注意

建议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不要过度疲劳,避免因长时间在暗环境下因瞳孔散大而造成的急性眼压升高;

平常尽量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最好不要系领带或穿高领衣服,也不要束过紧的腰带;

尽量保持平和的情绪,避免因精神紧张导致眼压升高;

不嗜烟酒,香烟中的尼古丁以及过量饮酒都会导致视神经缺血,加重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

3.饮食宜清淡

在饮食方面,建议清淡为宜,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口渴时不要在短时间内过量饮水,防止眼压升高;

日常可食用一些纤维素含量较多的食物,如小米、玉米、荞麦、大麦、燕麦、蚕豆、丝瓜、萝卜、绿叶蔬菜、蘑菇、海带、柑橘等。

此外,还有一些食疗方也可酌情使用,如对于眼压高、怕热、大便干的患者,可食用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之效的二子明目粥;

对于脾虚湿盛伴见眼压升高的患者,可食用有健脾祛湿之效的茯苓馒头,取茯苓磨粉,加入面粉,和面做成馒头即可。

4.运动要坚持

在运动方面,研究表明八段锦可降低眼压,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变化与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因此建议青光眼患者可学习并坚持练习八段锦,以保护视功能。

也推荐每周进行3~5次有效有氧运动,即运动时长大于35分钟,心率保持在自身最大心率值的60%~80%,可尝试快走、慢跑、骑行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稳定甚或降低眼压,减少视野损害,保护视功能。

温馨提示:

青光眼早发现和早治疗对维持视力和预防失明至关重要。其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危害甚笃,需要时时警惕,但也无须惊慌。只要了解其高危因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控制在疾病发生与进展之前,并坚持定期随诊,注重日常养护,便可避免造成更严重的视觉损害。

文章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侵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回顾:

红薯吃好,胜似红枣,关键要搭配这种食材!眼眵增多别不在意!感染严重时可致盲,如何应对看这里!肩颈酸胀、头晕头疼?4招帮你缓解颈椎不适,赶快学起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90患者不知患上青光眼关于青光眼你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