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20日,第七届东吴眼科论坛暨常见重要致盲性眼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项目编号-07-02-国)在医院总院成功举行。会议旨在分享常见重要致盲性眼病的最新临床成果和科研进展。开幕式致词的嘉宾有我院侯建全院长,医院刘庆淮教授以及我院眼科陆培荣主任。大会邀请了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葛坚教授、医院的魏世辉教授、上海医院的孙晓东教授、复旦大医院的徐格致教授以及颜标教授、医院荣翱教授等省外知名专家,以及医院刘庆淮教授和刘虎教授、医院管怀进教授、医院*振平教授、南京医院蒋沁教授、医院姚勇教授、医院李明新教授等省内专家学者。
开幕式上,侯院长对省内外眼科专家学者相聚苏州共同探讨眼科前沿表示欢迎,并对近年来眼科取得的长足进步表示赞赏和肯定。
医院刘庆淮教授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的意义。认为此次会议的召开能够充分展示省内外专家的高超手术技巧及热情谦和的服务态度,进一步扩大苏南地区眼科学术影响力。
陆培荣主任衷心祝愿全体参会人员能在本次大会中博采众长、开拓眼界、增进交流,希望此次会议进一步提高广大眼科医师对眼部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开幕式由我院张晓峰主任主持。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葛坚教授从青光眼的诊断、治疗,特别是恶性青光眼的诊断标准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预测恶性青光眼的最佳临界点;并以真实病例介绍了真性小眼球的诊疗体会。
医院魏世辉教授聚焦小胶质细胞在NMOS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AQP4与AQP4-Ab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能激活小胶质细胞,最终导致神经脱髓鞘的发生;魏教授还分享了靶向小胶质细胞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的创新研发临床项目。
上海交通医院孙晓东教授图文并茂地展示了PCV的OCT影像特征,对PCV和CNV的病理认识进行了清晰阐释;血管OCT可很好用于PCV的诊断和随诊;BVN是一型CNV合并二型CNV;息肉样变是BVN边缘纠结的血管;VEGF拮抗剂能有效促进部分息肉样变消退。
复旦大医院徐格致教授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病理性近视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特征,病理性高度近视病人的毛细血管动脉瘤样扩张等临床特征均与内层视网膜劈裂分布相符合。
复旦大医院颜标教授分享了环状RNA在视网膜血管疾病中的研究,发现CPWWP2AcircRNA可以调控周细胞增殖能力及凋亡水平,重要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医院荣翱教授结合两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病例,针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不同治疗策略进行分析,强调标本兼治,同时不断创新,展示了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后置式应力型青光眼引流阀。
医院刘庆淮教授详细阐述了高度近视视盘病变在OCT上的表现。医院姚勇教授详细剖析了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置。医院陈辉教授分享了带油眼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及处理。医院张晓峰教授详细解读了细菌性角膜炎的治疗。
医院李明新教授着眼于当前NPDR伴DME的管理策略。医院栾洁教授讲述了多维度评估抗CNV治疗利器。南京医院姚进教授分享了临床罕见病葡萄膜MALT淋巴瘤“寻影追踪”的经验。医院武志峰教授分享了眼科新技术应用视频。
医院解正高教授分享了眼外伤手术的几点思考与改进。医院蔡琴华主任讲述了三例CRVO抗VEGF的治疗分享。医院冯柯红主任展示了10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抗VEGF治疗病例分享。医院刘虎教授提出了弱视治疗的新思路。
医院陆培荣教授分享了Meta分析重要致盲性眼底病的几个关键问题。医院石春和主任详细说明多焦点人工晶体手术设计。医院陈晖主任提出屈光白内障手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