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青光眼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病例分享赵耀东副教授经鼻内镜下眼眶肿
TUhjnbcbe - 2022/4/13 14:45:00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候 http://m.39.net/pf/a_9079465.html
眼眶肿瘤一般指眼眶内部有机体病变细胞过度增殖形成的包块,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临床上多以突眼发病,也有表现为青光眼,视物重影,视力改变等症状。其中,原发性肿瘤以血管瘤最多见,继发性肿瘤则是黏液囊肿多见。近日,我们处理了一例眼眶肿瘤。患者,58岁女性,因右眼突出2月入院,病程中会有眼痛,以及头痛等不适。术前体检,右眼突出明显,视力视野检查基本正常,眼球活动正常。眼科CT/MRI均提示右侧眼眶内侧上份见一较大占位,直径约2cm,边界清。考虑血管瘤可能性大。

眼眶CT提示肿瘤密度较高。

眼眶MRI提示肿瘤不均匀增强,内直肌紧贴肿瘤,被向眶内方向推挤。手术诊疗与过程完善术前准备后,行内镜辅助下经鼻眼眶肿瘤切除术。术中,切除部分中鼻甲,磨除右侧的钩突和筛泡,到右侧眼眶内侧壁,一并切除。剪开眶筋膜后,见眶内压力较高。肿瘤突出。利用剥离子和刮圈沿着肿瘤的边界逐步分离,尽量少有拉扯的动作。过程中有少许眶内脂肪突出,可利用双极电凝融化后吸除。肿瘤全切除后,常规冲洗,止血。重建眶筋膜。

去除眶内侧壁骨质(纸样板)。

切开眶筋膜。

沿肿瘤边界钝性分离。

肿瘤被完整剜除。

切除之肿瘤,包膜完整,色泽暗红。

术后复查术后复查眼眶MRI提示肿瘤切除满意。术前术后MRI对比(左侧为术后,右侧为术前)。术后病人清醒后查体,提示患侧眼睛视力良好,眼球活动良好。术后早期有该侧眼球的红肿,但不严重,予以预防感染治疗。约4-5天后,眼球红肿消退。出院前查体提示突眼已经有所改善,视力视野以及眼球活动均正常。病人术后眼球活动自如,突眼较术前有所好转。术后病理报告眶内血管瘤。

切除之标本HE染色(4×10),见大量血管样结构。

内镜下经鼻切除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术野清楚、微创、恢复快及面部无瘢痕等优点,对于位于视神经内方的海绵状血管瘤此方法切实可行。

赵耀东副教授

医院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神经外科带组组长。擅长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积水等神经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胶质瘤的综合治疗。在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方面,经验丰富,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全天(南院,上海市松江区新松江路号)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脑医汇App(原神外资讯/神介资讯App)“短视频”功能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学习内容,点击“阅读原文”抢先体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例分享赵耀东副教授经鼻内镜下眼眶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