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组以进行性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致盲性眼部疾病,全球患病率高达3.54%[1],其病因尚不明确。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降低眼压,主要通过减少房水生成或增加房水排出实现。
减少房水生成最常用的术式是睫状体破坏手术,主要用于绝对期青光眼。常规的抗青光眼手术以增加房水排出为主,主要包括小梁网切除术、青光眼房水外引流器植入术等基本降眼压原理是在前房与表层巩膜之间建立房水外流通道,形成滤过泡,依赖于滤过泡周边组织的吸收作用以增加房水排出,此为滤过泡依赖性手术。
但许多并发症的发生与滤过泡的存在息息相关[2]。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纤维包囊形成、滤过道瘢痕化是导致常规抗青光眼手术失败最主要的原因[3-4]。新型的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也属于滤过泡依赖性手术,不可避免滤过泡相关的并发症[5]年来,非滤过泡依赖性手术包括微创青光眼手术(minimallyinvasiveg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