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青光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到中年,身体频亮红灯,别再犯大忌 [复制链接]

1#

近日,一名45岁人工智能专家离世,再次给人们敲响健康的警钟。

所有猝死都是“蓄谋已久”!

CimingHealth

人到中年,如果仍不在意养生,尽管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影响”,但是日积月累,恐怕身体内的平衡已被打破,各种疾病“蠢蠢欲动”。很多表面看上去非常健康的人,甚至会突然发生猝死。但事实上,所有的猝死都并非突然,都是“蓄谋已久”。

1.猝死的主要诱因“太激动”和“太劳累”

年4月发表在《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的一篇研究通过研究分析例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特点发现,猝死的诱因主要为情绪激动(26%)、劳累(25%)及血容量改变(8.95%),其次为饮酒、过饱、轻微损伤等。此外,长期熬夜、紧张压力大等也可能诱发猝死。

2.心源性猝死是首要原因,年轻人更易发生

年4月发表在《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的研究也发现,猝死发生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57.76%),第二位肺源性猝死(21.63%),之后是脑源性猝死(9.21%)。而30岁~63岁的中年人,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猝死的首要原因为心源性猝死,而相对于老年人,年轻人发生心梗时则更容易猝死。

3.凌晨是猝死高发时段

凌晨是人体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交接班”的时候,而新来接班的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会导致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异位节律等,从而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

人到中年,身体开始频频亮起红灯!

CimingHealth

1.癌症

美国癌症研究所曾发布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人群的罹患癌症的风险数据。数据显示,亚洲人从40岁开始,罹患肿瘤的风险突然增加,在40~49岁,罹患癌症的风险比30~39岁的风险高2.5倍。

2.中风

据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我国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居高不下。我国脑卒中中65岁以下首次发生卒中的比例占到近50%,在高危人群中年人占60%多。

3.心梗

根据年4月《中国急救医学》刊发的研究显示,30岁~63岁的中年人,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而急性心梗就是造成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之一。

4.房颤

4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近1/4的人在一生中会发生房颤。以往房颤多以老年人为主,近年来开始在高节奏工作和不健康生活状态的中青年白领人群中蔓延。

5.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突症最青睐40多岁的男性,烟民和胖子尤其得注意腰。

6.青光眼

青光眼是世界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目前中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3%,致盲率约30%。

7.关节痛

人到中年,身体不少零件都开始老化,膝关节首当其冲。一般人膝关节疼痛的发病高峰是在40岁以后,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8.肥胖

过了40岁,人们的体重控制就开始走下坡路,因为身体代谢慢了。肥胖除了本身是一种病,也与很多其他疾病有关。

中年人该如何保持健康?

这5个“大忌”别再犯

CimingHealth

1.加班熬夜

有些人白天干不完工作,夜里接着干。但熬夜的伤害往往是潜移默化、逐渐积累的,已经有太多熬夜猝死的悲剧发生,足以引起重视了!

2.烟酒不戒

很多中年人一边吃着降压药、降糖药,一边参加各种酒局、烟雾缭绕。实际上,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

3.吃喝不忌

中年后人体代谢减慢,更容易在体内积攒多余热量,不利于体重控制。合理饮食应该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4.忽视体检

很多癌症一查就是晚期。定期体检,自我管理好了,就可以不得病、晚得病,甚至不用药或少用药。

5.焦虑抑郁

焦虑、压力大等不良情绪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是引发猝死的一种诱因。尤其是抑郁,它是心梗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注:文章转载至慈铭体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