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青光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是我的眼 [复制链接]

1#
年4月3日中午,刚在伙房端起饭碗就收到妈妈打的电话,听到一向坚强刚毅的母亲,话语里带着哭腔说:“你赶紧找找人,你小姨的另一只眼现在也看不清!”天呀,刹那间,我也感到眼前一片黑暗。小姨,这几年经历了件令一圈亲朋好友揪心的事,双眼患青光眼,反复多次外出治疗,最终左眼青光眼术后因为恶性青光眼而失明。因为惧怕右眼手术后也出现同样的并发症而迟迟没有采取手术治疗,最终右眼眼压升高视力逐渐下降。对于刚刚五十岁出头的她,左眼的病变已经是刻骨铭心的痛了。这一次,又、、、、、、妈,在家中排行老大,因外爷外婆已去世,自然小姨的病就是她最大的牵挂。小姨,在妈姊妹中排行最小,我和她年龄相当,是从小玩到大的闺蜜。想到这些,心底的念头涌上来告诉自己:必须保住小姨的这只眼。稳定了妈的情绪,放下饭碗,医院的刘海阳院长打电话。近几年,作为朋友,亲自见证了刘院长的学识、能力和谦卑,对于他和他带领的团队,我是十分的相信。简短的沟通后,一向为人处事总是替对方着想的刘院长安慰我说:“曹老师,您在乡下工作,防控期间一定忙,让家医院,这边我们会安排省里最好的专家来诊治,放心吧!”4月6日,医院眼科。接连几天,由于在单位疫情防控的原因,我忙了起来也就没有过问。大约一星期多后,妈打电话给我,高兴的说:秦院长说了,这两天定住动手术,省里来的专家,你有空赶紧来见见人家!我十分理解妈的心情,作为家中的老大,关键时刻她就是小姨的主心骨。医院眼科门诊,第一次看见了家人们口口声声中的秦院长。唉,好面熟呀!在她抬头的时候,透过脸上那副眼镜,看到了一双不大但却慈祥而坚定的眼睛。想起来了,之前曾经多次从电视和媒体上,看到她深入到学校,给孩子们讲“防控近视,从今天做起”的课。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小学一共只有七个孩子,她不仅坚持去讲,医院给孩子每人买一本励志书,一根跳绳,一个键子和水果。同时,她还经常走上街头,关爱环卫工人,讲解护眼知识。虽然说未曾相见过,但在我的心目中,她这个眼科专家早已是名家了。针对小姨的手术,她给我们详细介绍了手术的基本方案,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打算采取的应对措施等等。鉴于小姨之前艰难的从医经历,我们还是十分担心。她笑着,拉住我妈的手说:你们家属不用担心,医院,尽心尽力就是我们的职责,回去多陪伴病人就中,这边我会全程亲自跟着。在医院走廊,看了墙上挂的专家介绍,才恍然对上号,她就是秦文华,是一个很多普通群众都知道的眼科名人。此后从电话里得知,小姨的手术按照方案从省里请来专家顺利做了。作为重点手术,秦院长每天亲自点眼药水、换纱布等这些事情。小姨和家人都非常高兴,病房里总是充满了笑声。但是,由于小姨眼睛先天发育的原因,诊治小组评估到可能还会发生和左眼一样的结局。果不其然,术后第8天,小姨手术的右眼又出了和左眼一样的并发症“恶性青光眼”。我听到消息,紧急来到病房。只见秦院长拉着我小姨的手说:这种属于先天性眼睛长得太短的患者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再次手术,那就前功尽弃了。放心吧,我就是腰再痛,也天天来陪着你!一问才知,原来她自己的腰椎间盘突出犯了,本来是需要在家静养的,但是为了小姨的眼,硬是忍者痛庝,拖着身子跑来跑去。本来已经对自己眼睛不再抱希望的小姨,听了秦院长的话,坚强地说:你看着安排吧,我相信你!第二次手术很快进行,但是术后前五天照顾是关键。秦文华一趟一趟地来到病房,从吃什么饭,喝什么汤,到一天滴哪几种眼药水,滴几次等,都是她亲自安排。特别是每一次换纱布,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不论上下班时间,都是亲力亲为。在病人和家属心中,秦文华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小姨的眼,从住院到出院,前后历经四十多天。成天陪护的小姨夫摇着头苦笑说:快崩溃了!作为秦文华和她带领的团队,不仅承担着技术上的风险,更有患者信任的压力,还有外界同行对于这个手术的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