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人工晶体占中国市场份额30%,全球最大的视光材料供应商之一;子公司contamac每年能供万片(一半人工晶体,另一半是角膜塑形镜材料)。眼科粘弹剂。医美部分:玻尿酸从13年开始上市海薇,后续娇兰,今年8月海媚上市。rhEGF供应商,主要用于烧伤科,也用于医美有创护理。骨科:透明质酸,骨关节腔粘弹补充剂。42%左右。外科:中国最大外科防黏连。赋能企业长期发展启动透明质酸产业整合,年医美,年眼科。医美:海薇,上市当年(年)万,万,1.8亿。眼科:医美后续布局的板块,看准了国内厂家的蓝海。16年年底,17年年初,完成了人工晶体的公司收购。人工晶体进行了全产业链的收购。16-19年花了三年做初步整合。今年完成了杭州艾经伦的收购——开始布局视光领域。布局上中下游:上游contamac原料;中游白内障领域海外三家,中国三家。其中Hexavision负责做推注剂;赛美视做磨注工艺。屈光部分是杭州爱晶伦(二代产品年底启动)。下游市场营销是新产业。Aaren被蔡司收购(疏水线),昊海生科收购亲水线及整个团队,人员。该团队对疏水材料的研发,散光多检点研发也有丰富经验。年上半年11.4%,眼科研发占比超50%。差异化:眼表到眼底全布局。1.白内障:IOL、粘弹剂、新型推注系统。后续研发方向会补充疏水材料,提高层次。探索生产工艺的革新。现在的技术还是一片一片的生产模式。未来将从一片一片变成一批一批。产品本身的稳定性也会提升。2.视光:后房型屈光晶体,PRL覆盖度数广。角膜塑形镜,巩膜镜,软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已经完成5家临床中心的统计入组,明年年底结束,预计23年拿到注册证。3.眼表:莫西沙星滴眼液(年年初拿到批件,首仿),利多卡因眼用凝胶(手术)。4.眼底:Meonly。新型人工玻璃体,视网膜裂孔封堵生物凝胶(解决视网膜脱落需俯卧位的问题)。5.眼科核心产品——人工晶体产品结构会进一步优化。比如宇宙目前主要是定位中端和中低端,未来会进一步提高。Hexa和Aaren定位就是中高端。6.带量采购——通过“多品牌,多型号”策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降价达到50%左右。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动荡的。但是目前晶体的集采影响主要是对经销商和服务商,对中小型企业影响较大。对于昊海来说,虽然压力大,但是还有一定机会。7.竞争格局——全球来说,Alcon占据人工晶体全球31%的市场份额,JJ占了22%。但是博士伦,Hoya就只有6%。中国未来的发展也是类似的。谁会成为中国的Alcon是我们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