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源日报
生气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平时,气出肺病、心病、胃病、皮肤病、肝病的事情,我们都听过不少。医院温馨提醒,爱生闷气、脾气火暴、喜怒无常等情绪波动较大的人群,属于“青光眼体质”,往往更容易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作为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也是排名前位的不可逆致盲眼病,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多。医院院长谢军谊介绍,除了先天性眼球解剖结构异常的原因,后天情绪波动也是诱发青光眼的因素之一。激烈的情绪波动,会导致眼压升高,房水流出不畅,从而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更严重的是,如遇急性发作,有的患者可在24—48小时内完全失明。
青光眼并不是40岁以上人群的“专利”,任何年龄均可能患青光眼,包括刚出生的婴儿。当情绪激动、身体疲劳、在暗室停留时间过长,比如看电影、电视等,也会成为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因。由于青光眼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直到视力急剧下降才会有所察觉,建议有青光眼病家族史、年龄35岁以上长期眼部有问题、眼睛受外伤或患有糖尿病、高度近视或高度远视患者、长期使用类固醇皮质激素者等人群应定期做眼部检查。
那么,青光眼该如何治疗?谢军谊表示,高眼压是导致青光眼发生发展的主因。目前,临床上治疗青光眼的方式主要有药物、激光或者手术3种,可以通过这3种方式降低眼压。但降低眼压并不是治疗青光眼的目的。治疗青光眼的目的是为了阻止或推迟视神经纤维的继续损伤或丢失,防止视野的进一步缺损,以保留现有的视功能。因此,青光眼早发现、早治疗、定期随诊、积极干预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