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青光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眼科资讯研究发现自身免疫才是青光眼的 [复制链接]

1#
在医学领域,特别是涉及基本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方面,产生彻底颠覆认知,改写教科书的结果,实属不易。但是,科学家们实在太努力,又来了一项,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竟然被发现是自身免疫所致,这是让眼科专家都能惊到合不拢嘴的结论。青光眼,发病迅速,在急性发作期可于24到48小时就带来完全失明,而且青光眼属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是一眼发病,再继发双眼失明。有人说,做白内障手术,是眼科医生最有成就感的事,因为可在几十分钟内就给患者带来光明;相反,最感头痛的病例,便是青光眼,有时施出浑身解数也会看着患者失明。青光眼的特征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眼压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觉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最终导致失明。青光眼的治疗也就集中在降低眼压这个中心目标上,但是,有许多患者会在眼压恢复正常后,病情依然恶化。这成了青光眼防治中的疑难问题,也因此产生了假说,认为青光眼或许是眼压升高引发继发性免疫或自身免疫应答造成的,但这个假说此前并没有得到过证实。年8月10日,著名的《自然》杂志的《通讯》在线刊发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联合团队的论文,研究结果证实青光眼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的T细胞是造成视神经变性的祸首,这个结论已在动物试验和青光眼患者的研究中得到映证。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项重大颠覆性结论是如何得到的吧。在研究的第一阶段,科学家首先在患青光眼的小鼠视网膜上发现了T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因为有视网膜屏障,T细胞是不会进入到视网膜中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眼压升高引起了T细胞浸润,T细胞渗入视网膜,并靶向热休克蛋白,进而造成视神经变性。在后续研究中,经过试验证实,在没有共生菌群时,小鼠不会产生导致青光眼的T细胞反应或带来神经变性,这说明,T细胞与共生菌群接触而致敏,介导了神经变性。这个机制在青光眼患者的研究中得到了应证,研究发现青光眼患者视网膜中的热休克蛋白特异性T细胞水平是正常状态时的5倍。由此得出结论,T细胞是神经变性的原因,青光眼实质上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青光眼是自身免疫疾病,仅仅这一句扎实研究得出的结论,就足以彻底改变青光眼的诊断、预防、治疗的思路,可以预期,阻断相关免疫活动将成为防治青光眼的重要手段。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出现青光眼诊断试剂或简易快速诊断方法,并研制出相关的防治药物。眼科教科书中有关青光眼的章节将被改写,这个实例也再次说明基础研究对医疗发展的重要性,毕竟,弄透疾病的机制,才能有的放矢,找到攻克疾病的靶心。

(作者:魏宏岭及其团队来源:本文内容转自于“百度”,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引用原链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