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宏胡玮赵岩松邓爱*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视盘周围血管密度(circumpapillaryvasculardensity,cpVD)及视野平均敏感度(meansensitivity,MS)之间的关系,以了解两种疾病本质是否有差异。方法选取年7月至年7月本院就诊的POAG患者例(眼)及与POAG患者年龄、视野平均缺损(meandeviation,MD)相匹配的例(眼)PACG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平均RNFL厚度、cpVD及不同方向[上方颞侧(superotemporal,ST)、上方鼻侧(superonasal,SN)、鼻上(nasoupper,NU)、鼻下(nasolower,NL)、下方鼻侧(inferonasal,IN)、下方颞侧(inferotemporal,IT)、颞下(temporolower,TL)、颞上(temporoupper,TU)]RNFL厚度,采用自动视野计检测总视野MS及不同方向视野MS。分析不同方向RNFL厚度、cpVD和视野MS之间关系及影响cpVD的相关因素。结果PACG组和POAG组患者平均RNFL厚度、平均cpVD、平均视野MS间均相关(均为P0.05)。PACG组患者RNFL厚度在ST、SN、IT、IN4个方向上与相应的视野MS均相关(均为P0.05),cpVD在ST、SN、IT、IN和TL5个方向上与相应的视野MS均相关(均为P0.05)。PACG组各方位RNFL厚度与cpVD均相关(均为P0.05)。POAG组患者在所有方向上cpVD、RNFL厚度、视野MS均两两相关(均为P0.05)。PACG组眼压和RNFL厚度是影响cpV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而POAG组仅有RNFL厚度是影响cpV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POAG患者相比,PACG患者中cpVD与视野MS的相关性强,说明两者在血管和功能关系上具有一定差异,可能与两者发病机制不同有关。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周围血管密度;视野平均敏感度
R
青光眼是一种伴有视野缺损、视力下降、视盘萎缩等特征的眼科疾病,临床上将原发性青光眼分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1]。PACG和POAG病程相似,但在病因及发病机制上有所不同。PACG损害的主要原因是房角关闭所致的眼压(IOP)升高,而POAG损害的原因除了IOP升高,还与视盘微循环、免疫等其他因素有关[2-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种可检测视盘和视网膜血流成像的新型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无创性检査等优点,可对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及视盘微血管状况进行评估[4]。自动视野计可测量视野相关指标,在青光眼视功能评价上起到重要作用[5]。本研究采用OCTA、自动视野计检测PACG、POAG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两种类型青光眼视盘周围血管密度(circumpapillaryvasculardensity,cpVD)和RNFL厚度、视野平均敏感度(meansensitivity,MS)之间的关系。
正文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医信眼科
坚持精品教育,